\documentclass[a4paper]{article} \usepackage{fontspec} \usepackage{xeCJK} \usepackage[top=2cm,bottom=2cm,left=2cm,right=2cm]{geometry} \usepackage[normalem]{ulem} \usepackage[usenames,dvipsnames,svgnames,table]{xcolor} \usepackage{fancyhdr} \usepackage{tabularx} \usepackage{hyperref} \setmainfont{Liberation Serif} \setmonofont{Liberation Mono} \setCJKmainfont[AutoFakeBold=1.5]{教育部標準宋體UN} \XeTeXlinebreaklocale "zh" \newfontfamily{\fontch}{教育部標準宋體UN} \newfontfamily{\fonten}{Liberation Serif} \renewcommand{\baselinestretch}{1.10} \renewcommand{\thesubsection}{\hspace*{-1.0em}} \renewcommand{\thesubsection}{\hspace*{-1.0em}} \renewcommand{\thesubsubsection}{\hspace*{-1.0em}} \newcommand{\getreportname}{國文書面報告} \newcommand{\gettitlename}{山鬼} \newcommand{\getcompletename}{\getreportname :\gettitlename} \hypersetup{ bookmarks=false, bookmarksdepth=0, unicode=true, pdfstartview={FitH}, pdftitle={\getcompletename}, pdfauthor={第四組}, colorlinks=true, urlcolor=blue } \begin{document} \pagestyle{fancy} \fancyhf{} \lhead{\getreportname} \rhead{\gettitlename} \cfoot{\thepage} \title{\color{blue} \textbf{\getcompletename}} \author{\color{violet} 鍾孟剛\quad 吳翊群\quad 沈泓宇\quad 許宗嫄\quad 許浩倫\quad 陳蕙心\quad 華祥志\quad 楊舒喻\quad 藍挺瑋} \date{\color{Orchid} 2013-04-01} \maketitle \section*{主旨} 描寫山鬼(女主角)和愛人約好要見面,但愛人卻沒有來的故事。整首詩描繪了她的心情從歡樂、期待到等不到愛人時的哀怨。表面上寫的是山鬼與她的情人,實則以此比喻屈原自己對國君的思念。按女主角出場赴約、等待情人、久候不至而失望三個層次寫成。 \section*{原文、注釋、翻譯與段落大意} \newcounter{inlinecount} \setcounter{inlinecount}{1} \newcommand{\di}{ \textcolor{red} {\textsubscript{\arabic{inlinecount}}\stepcounter{inlinecount}}} \newcounter{expcount} \setcounter{expcount}{1} \newcommand{\ot}{\large \color{NavyBlue}} \newcommand{\de}{\arabic{expcount}. \stepcounter{expcount}} \newcommand{\st}{\hspace{10cm}\=LLL\=\kill} \begin{tabbing} \st {\ot 若有人\di兮山之阿\di,被\di薜荔\di兮帶女蘿\di。} \> \de \>若有人:好像有人,指山鬼。\\ \> \de \>山之阿:山勢曲折處。\\ \> \de \>被:披,音{\fontch ㄆㄧ}。\\ \> \de \>薜荔:音{\fontch ㄅㄧˋ ㄌㄧˋ}。\\ \> \de \>女蘿:菟絲。\\ {\ot 既含睇\di兮又宜笑\di,子慕予兮善窈窕。} \> \de \>含睇:兩眼含情而視。睇,音{\fontch ㄉㄧˋ}。\\ \> \de \>宜笑:笑容可親的樣子。\\ {\ot 乘赤豹兮從文狸\di,辛夷\di車兮結桂旗。} \> \de \>赤豹、文狸:火紅的豹、色彩斑斕的狸貓。\\ \> \de \>辛夷:植物名。木蘭科落葉小灌木。\\ {\ot 被石蘭兮帶杜衡\di,折芳馨兮遺所思\di。} \> \de \>石蘭、杜衡:香草名。\\ \> \de \>遺所思:山鬼將芬芳的花贈給心上人。\\ \end{tabbing} \vspace{-0.75cm} \begin{center} {[翻譯]}\\ 仿佛有人在深山谷坳間,身披薜荔啊帶著女蘿。\\ 我含情脈脈啊嫣然一笑,你傾慕我姣好的面貌。\\ 我駕著赤豹啊帶領著文狸,駕著辛夷車啊桂花飾旗。\\ 披著石蘭啊帶著杜衡,折下芳草啊送給思念的人。\\ {[段落大意]}\\ \parbox{8cm}{ \raggedright 從各種不同方面來描寫山鬼的美,第一句描寫她的穿著(披著薜荔般的衣裳),% 下一句以她愛人的角度來讚美她,刻畫出她的美貌。% 最後寫乘車的過程以及摘香草準備送給愛人的事。\\ } \end{center} \bigskip \begin{tabbing} \st {\ot 余處幽篁\di兮終不見天,路險難兮獨後來\di。} \> \de \>篁:竹林。\\ \> \de \>獨後來:一個人來遲。\\ {\ot 表\di獨立兮山之上,雲容容\di兮而在下。} \> \de \>表:獨立貌。\\ \> \de \>容容:雲流動的樣子。\\ {\ot 杳冥冥\di兮羌\di晝晦\di,東風飄兮神靈雨\di。} \> \de \>冥冥:幽暗貌。\\ \> \de \>羌:語助詞。\\ \> \de \>晝晦:白天如黑夜般陰暗。\\ \> \de \>神靈雨:雨神靈驗而下雨。\\ {\ot 留靈脩\di兮憺\di亡歸,歲既晏\di兮孰華予\di?} \> \de \>靈脩:山鬼心上人。\\ \> \de \>憺:安定的樣子。\\ \> \de \>晏:晚。\\ \> \de \>華予:使我美麗。\\ \end{tabbing} \vspace{-0.75cm} \newpage \begin{center} {[翻譯]}\\ 我處竹林深處啊暗無天日,道路險峻啊獨自來遲。\\ 孤身一人啊佇立山頭,雲海在腳下茫茫流動。\\ 山色幽暗啊白晝如夜,東風飄了起來啊雨神顯靈降雨。\\ 我等著你啊忘卻歸去,年老色衰啊誰能讓我再次華美?\\ {[段落大意]}\\ \parbox{8cm}{ \raggedright 描繪山鬼滿心期待的來到竹林深處,焦急的在雨中等待愛人的情景。% 她一邊緊張地想著愛人會不會來赴約,一邊煩惱青春容貌的消失。\\ } \end{center} \bigskip \begin{tabbing} \st {\ot 采三秀\di兮於山間,石磊磊兮葛蔓蔓。} \> \de \>三秀:靈芝草,爵床科靈芝草屬的植物。\\ {\ot 怨公子兮悵忘歸,君思我兮不得閒。} \> \>\uline{晉}·\uline{郭璞}注:「芝,一歲三華,瑞草。」\\ {\ot 山中人\di兮芳杜若\di,飲石泉兮蔭松柏。} \> \de \>山中人:山鬼自稱。\\ \> \de \>芳杜若:如杜若般芳潔。\\ {\ot 君思我兮然疑作\di。} \> \de \>然疑作:然,信。疑,不信。意謂疑信交生。\\ {\ot 雷填填\di兮雨冥冥\di,猨\di啾啾兮又\di夜鳴。} \> \de \>填填:雷聲。\\ \> \de \>冥冥:雨貌。\\ \> \de \>猨:通「猿」。\\ \> \de \>又:亦作「狖」,黑色長尾猴。\\ {\ot 風颯颯兮木蕭蕭,思公子兮徒離憂。}\\ \end{tabbing} \vspace{-0.75cm} \begin{center} {[翻譯]}\\ 我在山間採擷靈芝草,岩石磊磊啊葛藤四處纏繞。\\ 抱怨公子啊使我惆悵忘卻歸去,你思念我啊卻無空閒到來。\\ 山中人兒就像杜若般芳潔,口飲石泉啊松柏乘涼。\\ 你真的在思念我?我疑信交加。\\ 雷聲隆隆啊細雨濛濛,猿聲啾啾啊狖夜半哀鳴。\\ 風聲颯颯啊落木蕭蕭,思慕公子啊獨自悲傷。\\ {[段落大意]}\\ \parbox{8cm}{ \raggedright 寫山鬼在約定處等不到愛人而開始產生了不滿、哀怨的情緒。% 隨著見到愛人的期望落空和天氣逐漸變差,雷雨、風變大,她開始感到悲涼、哀愁。\\ } \end{center} \section*{賞析} 第一節首二句為男巫所唱,其餘皆為女巫扮演的山鬼所唱。從情詩的角度來看,此為描寫失意女子的情歌,十分哀艷動人。 \subsection{第一節:山鬼的美貌與行動} 第一句的猜測語氣,象徵著山鬼的撲朔迷離(迷離惝恍)、來去飄忽之感,使人無法確切指出她是否真的在那裡。「被薜荔兮帶女羅」、「辛夷車兮結桂旗」、「被石蘭兮帶杜衡」等寫山鬼的裝束,既活畫出山鬼這樣一位身為山林之神的女子的形象,又暗示了她外表和內心的美好,這也是屈原「善於以香草比喻美好品德」手法的體現。「折芳馨兮遺所思。」此句反映山鬼想送花給愛人來表示愛意,與九歌中其他篇章不同,是鬼(神)戀人的情境。 \subsection{第二節:山鬼等待著愛人} 第二段寫山鬼等候愛人而不來時的那種憧憬、嚮往而又擔心焦慮的心情,反映出她溫柔、癡情的性格。「歲既晏兮孰華予」一句,寫出古今女子共有的心理:對於時時威脅到自己青春容顏的時光流逝,惟一可令她們感到欣慰和放心的就是愛人對她們的欣賞和寵愛;如果愛人不在身邊呢,自然容顏暗淡,沒有光彩了。這也使山鬼形象更多了凡塵氣息,更覺她的親切、可愛。 \subsection{第三節:悲涼與哀愁} 「采三秀兮於山間,石磊磊兮葛蔓蔓。」象徵著她內心的零亂與糾結。「君思我兮不得閒」既是為愛人開脫,也是自我寬解之詞。「山中人兮芳杜若,飲石泉兮蔭松柏」讚美山鬼的美好高潔;「君思我兮然疑作」承上「君思我兮不得閒」而來,至此時,山鬼的忍耐已到了極點,已經無法自我安慰,無法替對方找出長久不來的理由,不得不懷疑起對方的真心。最後四句用字精妙,借助景物描寫來烘托、渲染女主角的情感變化,一連串的疊字使用,填填、冥冥、啾啾、颯颯、蕭蕭,仿佛其愁緒無窮無盡般的綿延不已。 \section*{疑點、說法與意義} \subsection{一、山鬼的身份} 以下的幾種說法中,最為流行的是山神說,對於\uline{郭沫若}等人的考證即特指山神為巫山神女,也是在楚辭研究界接受範圍較廣的一種學術觀點。本組採山鬼為山神之說法。 \begin{enumerate} \item 山神 \\ \uline{明}人\uline{汪璦}認為:「謂之\uwave{山鬼}者何也?……蓋鬼神通稱也,此題曰\uwave{山鬼},猶曰山神、山靈云耳。」近人\uline{陸侃}如說:「\uwave{山鬼}是楚人祭祀山神的樂歌。」也持此看法,具有代表性且影響較大的是\uline{馬茂元}的\uwave{楚辭選}:「山鬼即山中之神,稱之為鬼,因為不是正神。」這種看法保留在他主編的成\uwave{楚辭集成.楚辭註釋.山鬼}中,並作了強調:「山鬼即山神。古籍中,鬼神二字往往連用。」這種說法也是現代研究界最為流行的說法。 \item 巫山神女瑤姬 \\ 最早提出這種說法的是\uline{清}人\uline{顧成天},其\uwave{九歌解}中曰:% 「\uwave{山鬼}篇云:\uline{楚襄王}游雲夢,夢一婦人,名曰\uline{瑤姬},% 通篇辭意似指此事。」% \uline{郭沫若}先生也持此說,引證\uwave{山鬼}「采三秀兮於山間」句,% 指出:「於山即\uline{巫山}。凡\uwave{楚辭}『兮』字每具有『於』字作用,% 如於山非\uline{巫山},則『於』字為累贅。」% 既然\uwave{山鬼}篇明確提到了「於山(\uline{巫山})」,% 則此「山鬼」不是「巫山神女」又是什麼? \item 人鬼 \\ \uline{明} \uline{張京元}\uwave{刪注楚辭}認為:「又注\uwave{山鬼}曰:% 靈修、公子、君、山中人,皆指所祀鬼言。」其他如\uline{胡文英}\uwave{屈騷指掌}、% \uline{王闓運}\uwave{楚辭釋},均謂\uwave{山鬼}所祀就是山鬼。 \end{enumerate} \subsection{二、山鬼的性別} 本組採女方之說,\uwave{山鬼}的戀歌色彩較濃,而祭祀色彩較為薄弱。 \newcommand{\vsl}{\\ \hline} \begin{tabularx}{\textwidth}{| l | X | X |} \hline & \textbf{女方說} & \textbf{男方說} \vsl 女主角(第一人稱) & 山鬼(山神) & 祭神者 \vsl 女主角態度 & 悲哀地等待沒有到來的戀人 & 崇敬地祈求山神的到來\vsl 對方身份 & 山鬼戀人(君、靈脩、子、公子)& 山鬼(山神)\vsl 對方反應 & 並未提及 & 山神並沒有降臨\vsl 山鬼主要性質 & 戀歌 & 祭歌\vsl \end{tabularx} \begin{enumerate} \item 女方說:山鬼是失戀的女神 \\   整篇\uwave{山鬼}所寫的人物即山神,描述了那位山神的外形、動作與情感,從字裏行間可以想像到這是一位女性,如「被薜荔兮帶女蘿」、「乘赤豹兮從文貍,辛夷車兮結桂旗」、「被石蘭兮帶杜衡」四句,是形容山神的衣飾器用,一切裝飾得美輪美奐,可見這是一個愛裝扮的山神,當然令人聯想到這是一位女神。另外,\uwave{山鬼}形容的山神體態優美,動作嬌婀,「既含睇兮又宜笑」,「采三秀兮於山間」,這些完全是一位女性的特徵。此外,\uwave{關睢}有云:「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」,「窈窕」之意為美貌,亦多指女性,所以\uwave{山鬼}內的神是女神。\\   詩中思念者表達的感情幽怨、惆悵,其思緒翻動、癡情猶如女子等待情郎的景像,一方面對並未到來的戀人多加思念,另一方面她想像戀人縱使沒有到來,也會想念自己以求安慰,可見女神之說是正確的。「留靈脩兮憺忘歸,歲既晏兮孰華予?」二句,「靈脩」二字,\uline{朱熹}\uwave{楚辭集注}曰:「靈修,亦謂前所欲媚者也,欲俟其至,留使忘歸,不然則歲晚而無與為樂矣。蓋鬼卒不來,而反欲使人造其所居也。」,亦顯示出女性的心緒。 \item 男方說:\uwave{山鬼}的第一人稱乃主祭者 \\   雖然\uwave{山鬼}中無論字眼、感情色彩等都是從女性角度出發,但是詩中並沒有清楚提及究竟主角是誰,於是有學者言\uwave{山鬼}的第一人稱其實是那位祭祀山神的人。如此一來,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閱讀\uwave{山鬼}。\\   從\uwave{九歌}的性質而言,大多注家都認為它是一組祠神祭歌,那麼每篇內容就必涉及到主祭者和被祭神靈的人稱和口吻。在\uwave{九歌}其他篇章,除去降臨祭壇的神靈自稱外,凡稱「吾」、「余」者,一般都為主祭者的口吻。那麼,在\uwave{山鬼}中出現的「予」、「我」、「余」,也應多為主祭者之自稱。\\   「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薜荔兮帶女羅」,便是由扮演山鬼的女戀人(女巫、女主祭者)眼光看男性山鬼,來唱\uwave{山鬼}這句的。接下來「既含睇兮又宜笑,子慕予兮善窈窕」,是山鬼的女戀人自述。說我「既含睇又宜笑」,「子慕予」的「子」是對男子的尊稱,整句解作「我兩眼含情,笑容可掬,公子愛慕我窈窕善舞。」其餘的內容,也都可以這樣解讀。這就成為男方說和女方說的爭議。 \end{enumerate} \section*{山鬼的背後意義} 從表面看來,\uwave{山鬼}是一篇悲劇,敘述了一個神在苦苦等待祂的戀人,但最後戀人沒有到來而換來黯然神傷的思念的故事,不過歷代學者都認為它的深層意義不只是戀歌。 \uline{王逸}\uwave{九歌序}:「\uwave{九歌}者,\uline{屈原}之所作也。昔\uline{楚國}南郢之邑,\uline{沅} \uline{湘}之間,其俗信鬼而好祠;其祠必作歌樂鼓舞,以樂諸神。\uline{屈原}放逐,竄伏其域,懷憂苦毒,愁思沸郁;出見俗人祭祀之禮,歌舞之樂,其祠鄙陋,因為作\uwave{九歌}之曲;上陳事神之敬,下見己之冤結,托之以諷諫;故其文意之不同,章句雜錯,而廣異義焉。」 \uline{王逸}在\uwave{九歌序}中認為\uwave{九歌}乃\uline{屈原}根據\uline{楚國}祭祀巫歌改編而成,即是一篇祭歌,而創作的原因是為了「上陳事神之敬,下見己之冤結,托之以諷諫」,即\uline{屈原}寫\uwave{九歌}是為了抒發心中的冤屈和對某人加以諷諫,此可以從其生平與經歷見之。 以香草美人喻忠臣君子,惡禽臭物喻讒臣小人,是\uline{屈原}在\uwave{楚辭}中時常利用的手法,在\uwave{山鬼}裏也有許多象徵,如「子慕予兮善窈窕」,\uwave{文選}六臣注云:「喻君初與己,誠而用之矣。」\uline{楚懷王}當初遇上\uline{屈原},即對其才幹大加賞識,且重用之,是他大展拳腳的時候。 又如「路險難兮獨後來」,\uwave{文選}六臣注云:「喻己不得見君,讒邪填塞,難以前進,所以索居於此。」又如「雷填填兮雨冥冥,猨啾啾兮狖夜鳴。風颯颯兮木蕭蕭,」三句,\uwave{文選}六臣注曰:「或曰:雷為諸侯,以興於君。雲雨冥昧,以興佞臣。猨狖善鳴,以興讒言。風以喻政,木以喻人。雷填填者,君妄怒也。雨冥冥者,群佞聚也。猨啾啾者,讒夫弄口也。風颯颯者,政煩擾也。木蕭蕭者,民驚駭也。」 由此可見,\uwave{山鬼}並非一般的戀歌或被改編的祭歌,而是\uline{屈原}對政途的黑暗、小人讒臣蒙蔽\uline{楚}王的憎恨、不能再為\uline{楚}王效力的擔憂加以抒發的渠道。 在神話中,\uwave{山鬼}是一個淒美的故事,盛載著人與神之間的感情;而在文學上,它是一篇動人的詩歌,隱含了一個愛國詩人的悲懷。 \section*{屈原、楚王與山鬼的關係} \begin{enumerate} \item 山鬼代表屈原,戀人代表楚懷王 \\ \uline{朱熹}\uwave{楚辭集注}云:「此篇鬼陰而賤,不可比君,故以人況君,鬼喻己,而為鬼媚人之語也。」\uline{朱熹}認為鬼是一種卑賤之物,而且能媚惑人心,沒可能用以比作尊貴的\uline{楚}王,故鬼只會比喻作為臣下的\uline{屈原}了。 \item 山鬼代表楚懷王,戀人代表屈原 \\ 雖然此篇的題目是\uwave{山鬼},其主角之一亦為山鬼,但山鬼並不等於人們所想的一般的鬼,正如上述,在民間區域中或閉塞地域裏,「鬼」字實與「神」同義,並無高下之分,即是鬼等同神。\uline{屈原}本是\uline{楚}國人,被放逐至南方,對\uline{楚} \uline{湘}一帶的文化必定甚為熟悉,既然鬼神相通,作者當然會以山神作為他所尊敬\uline{楚}王的比喻,而\uline{屈原}自然成為那一位凡人。 \end{enumerate} \newpage \section*{相關篇章比較:宋玉神女賦} \subsection{創作緣由} \begin{enumerate} \item 諷諫說\\ 諷諫說認為追求神女即追求淫樂,與勤於國事相對立。 \item 寄託說\\ 認為以男女之辭象徵君臣關係以寄託深意。 \item 具有愛情文學的性質\\ 借神話寫男女情思。 \item 娛悅君王\\ \uline{宋玉}的身份是個文學侍從之臣,作賦以爲娛樂正是他份內之事。 \end{enumerate} \subsection{段落大意} \uwave{神女賦}可分爲三章。 第一章(并序)描寫\uline{楚襄王}夜夢神女,乃告於\uline{宋玉},命其作賦。 第二章細寫神女的容顔、裝飾、儀態和\uline{襄王}向神女求愛而遭拒的過程。 第三章寫神女離去之態和\uline{楚王}對她的思念。 \subsection{部份的原文和賞析} \newcommand{\avs}{\vspace{0.3cm}} \textcolor{NavyBlue}{夫何神女之姣麗兮,含陰陽之渥飾。被華藻之可好兮,若翡翠之奮翼。其象無雙,其美無極。毛嬙鄣袂,不足程式。西施掩面,比之無色。近之既妖,遠之有望。骨法多奇,應君之相。} \\ →\textcolor{violet}{神女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麗以及非凡的氣質。} \avs 視之盈目,\textcolor{NavyBlue}{孰者克尚。私心獨悅,樂之無量。交希恩疏,不可盡暢。他人莫睹},王覽其狀。其狀峨峨,何可極言。貌豐盈以莊姝兮,苞溫潤之玉顏。眸子炯其精朗兮,瞭多美而可觀。眉聯娟以蛾揚兮,朱脣的其若丹。素質幹之醲實兮,志解泰而體閑。既姽嫿於幽靜兮,又婆娑乎人間。宜高殿以廣意兮,翼放縱而綽寬。 \\ →\textcolor{violet}{楚王傾慕的心思。} \avs \textcolor{NavyBlue}{動霧縠以徐步兮,拂墀聲之珊珊。望余帷而延視兮,若流波之將瀾。 奮長袖以正衽兮,立躑躅而不安。澹清靜其愔嫕兮,性沈詳而不煩。} \\ →\textcolor{violet}{通過神女的舉止寫她的情思,表現其複雜的內心世界。} \avs 時容與以微動兮,志未可乎得原。意似近而既遠兮,若將來而復旋。\textcolor{NavyBlue}{褰余幬而請御兮,願盡心之惓惓。} \textcolor{NavyBlue}{懷貞亮之絜清兮,卒與我兮相難。陳嘉辭而雲對兮,吐芬芳其若蘭。精交接以來往兮,心凱康以樂歡。神獨亨而未結兮,魂焭焭以無端。含然諾其不分兮,喟揚音而哀歎。頩薄怒以自持兮,曾不可乎犯干。} \\ →\textcolor{violet}{表現神女在情與禮的衝突中,一波三折的內心世界。} \avs 於是搖珮飾,鳴玉鸞。整衣服,歛容顏。顧女師,命太傅。歡情未接,將辭而去。\textcolor{NavyBlue}{遷延引身,不可親附。似逝未行,中若相首。目略微眄,精彩相授。志態橫出,不可勝記。意離未絕,神心怖覆。禮不遑訖,辭不及究。} \\ →\textcolor{violet}{在宋玉筆下,神女既美麗、多情、莊重又自持,雖有佚蕩之情,卻終以禮自防。} \avs \textcolor{NavyBlue}{願假須臾,神女稱遽。徊腸傷氣,顛倒失據。闇然而暝,忽不知處。情獨私懷,誰者可語。惆悵垂涕,求之至曙。} \\ →\textcolor{violet}{這段失之交臂的戀情,徒然引起楚襄王無限遐思和惆悵。} \avs \subsection{主題思想} 主要表現出愛情追求中每一個階段細微而複雜的心理變化。由神女想要親近\uline{楚王}的多情心態開始,兩情相悅,然而神女意圖懷著貞潔守身,並因\uline{楚王}長歎而微怒。最後神女準備離去,有意保持距離,臨別之際,神女流露複雜神情。並以\uline{楚襄王}的遐思與惆悵作結。 \subsection{比較} \subsubsection{作者比較} \begin{tabularx}{\textwidth}{| l | X | X |} \hline & \textbf{屈原} & \textbf{宋玉} \vsl 時代 & \multicolumn{2}{c|}{戰國末期} \vsl 時間 & 楚威王、楚懷王和楚頃襄王 & 楚懷王末年、楚頃襄王和楚考烈王 \vsl 地點 & 楚國丹陽(今湖北秭歸) & 楚國鄢城(今湖北襄陽市宜城市) \vsl 身份 & 左徒、三閭大夫 & 大夫、議政大夫 \vsl 仕途 & \multicolumn{2}{c|}{仕途不順} \vsl 合稱 & \multicolumn{2}{l|}{合為「屈宋」。宋玉傳為屈原的學生。屈原創騷體,宋玉也擅長騷體。宋玉為開創賦體先聲。} \vsl 其他 & &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\vsl \end{tabularx} \subsubsection{詩篇比較} \begin{tabularx}{\textwidth}{| l | X | X |} \hline & \textbf{山鬼} & \textbf{神女賦}\vsl 作者 & 屈原 & 宋玉\vsl 主旨 & \multicolumn{2}{c|}{諷諫、寄託、愛情描述}\vsl 描繪 & 愛情追求中多層次的感情經歷 & 約會中候人不來心理變化過程的層次\vsl 神的性格 & 可愛深情 & 矛盾多情、守禮高貴\vsl 篇章描述對象 & 女主角 & 男女主角\vsl 人神距離 & & 較為明顯\vsl 神的離開 & 否 & 是\vsl \end{tabularx} \paragraph{山鬼} 山鬼依舊等待、不肯離去。這種描寫意義並不同於\uwave{湘君}和\uwave{湘夫人}中與對方決絕的表示,而是像「歲既晏兮孰華予」所表示的,對生命的美好追求。 \paragraph{神女賦} 寫神女外貌端莊、姣麗、豐盈、溫潤,再寫神女的形態是那麼清靜;然後又寫神女對戀愛是以禮自防,突出了神女的精神境界。 \section*{相關篇章比較:雲門舞集九歌} 在\uline{雲門舞集}的\uwave{九歌}中,挫折是戲劇的核心,% \uwave{山鬼}則是劇中的轉折與承上啟下的段落。% 相較於前面幾段\uwave{東君}、\uwave{司命}、\uwave{雲中君},表達出神對人的欺壓、% 人造神的權威、身為人的悲慘,% 以及之後\uwave{國殤}所表現的回歸自然、人本思想、重生與抗爭,% \uwave{山鬼}介於人神之間,是苦難到希望的轉折。% 山鬼這「一張淒慘的無言的嘴」,彷彿是要吶喊,卻始終沒有聲音,% 肢體動作在退縮,在逃避,以類似動物的姿態躲藏在山林之間。% 山鬼的臉畫得很白,卻並沒有戴面具,表達出山鬼是介於戴面具的神以及% 面貌未經特殊處理的人之間的角色。 這和原先\uwave{楚辭} \uwave{九歌}中的\uwave{山鬼}差異甚大:% \uwave{楚辭}中的\uwave{九歌}原先只是一個個不帶成見的獨立篇章組合。% 山鬼從原先的期待到失望,到無限的等待與哀愁,有著明顯的情緒變化。% 但是\uline{雲門}的\uwave{九歌}中卻只見到山鬼悲慘的一面。% 也許等待的失落也是一種挫折,一樣會想要吶喊,但在劇中山鬼的線索,% 只剩下那山林曲折的感覺,以及收場的負面情緒。 \section*{報告心得} \subsection{許浩倫} 中國文學史上,我最喜歡的就是\uwave{楚辭}。\uwave{楚辭}的浪漫,如\uwave{九歌}裡,神有著七情六慾,讓神不再是神聖且遙不可及的存在,讓我感到格外親切。這次報告的\uwave{山鬼},表達的是一種等待的心情。從一開始開心赴約,但伊人不來,祂漸漸感到失望、鬱悶,接著轉念想或許是他不得空的緣故,心中稍有寬慰,但疑心馬上又起,疑信交生,心中的矛盾躍然於紙上。這樣如波浪般忽上忽下、忐忐忑忑的心情,在\uline{屈原}筆下,將一個神的形象和人的感情完美地融合起來。尤其這樣的情感,從古到今皆是,很容易引發共鳴,讓我們有所感觸。而我覺得,以前到現在學過的文學裡,比起那些憂國憂民,還沒辦法有深刻體會的文章,\uwave{九歌}中描述很多情感,才是最能讓我共鳴,感同身受的文學。 \subsection{楊舒喻} 累積智識的過程中,發覺自己反而與自身文化漸行漸遠,那些關於東方的哲理思辯。平日並不會主動探索其中的底蘊,透過課程分組報告,終於給自己一個機會更認識\uline{屈原}、以及\uwave{楚辭},特別是我們報告的\uwave{山鬼},然後再傳達給大家。從\uwave{山鬼}到延伸\uwave{神女賦}的選擇著實是挑戰,我努力沿著曲折情境找尋相關資料,而推敲\uline{林懷民}的\uwave{九歌}亦是。謝謝每一個組員,如今我們已然走過,便雲淡風輕。這一次所有的獲得將陪伴我繼續前進,我依稀看見經典本身以及圍繞在\uwave{楚辭}的闡述化為一種能量,和諧於心,鏗鏘而盈盈閃耀。 \section*{參考書目與網頁} \begin{enumerate} \setlength{\itemsep}{0pt} \item \uwave{楚辭},\uline{黃壽祺}、\uline{梅桐生}注,\uline{文粹館}出版。 \item \uwave{楚辭集注},\uline{朱熹}注。 \item \uwave{新譯楚辭讀本},\uline{傅錫壬}注,\uline{三民書局}出版。 \item \uwave{楚辭解析},\uline{周秉高}注,\uline{內蒙古大學出版社}出版。 \item \uwave{歷代辭賦鑑賞辭典},\uline{霍旭東},\uline{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},第 1 版(2011-08-01)。 \item \uwave{《高唐賦》《神女賦》的神女形象和主題思想},\uline{趙沛霖},\uline{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}學術論文(2010-08-03) \item \uwave{山鬼(《九歌》)},\uline{陳妙雯},\uline{香港嶺南大學}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(2002-03)。 \item \uwave{「山鬼」漫議},\uline{黃震雲}、\uline{蔣成得},\uwave{江海學刊} 1996 年第 3 期。 \item \uwave{屈原《九歌.山鬼》之我見},\uline{陸天鶴}、\uline{陸天華},\uwave{杭州大學學報}第 25 卷,第 4 期。 \item 百度百科:山鬼,\url{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556204.htm}。 \item 百度百科:瑤姬,\url{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523983.htm}。 \end{enumerate} \end{document}